看电影之后的胡言乱语(不喜求别锤爆我的狗头)

家庭活动,于是陪爷爷,妈妈和弟弟一起看了《神秘巨星》
作为商业片应该还是算成熟吧,标准动作标准完成,该搞笑搞笑该煽情煽情该青春青春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这次居然没有一言不合拉一帮人跳舞2333
但是每次我刚要被煽情,都会冒出一种瘙痒,那是情绪起来了,脑子却没有收到答案的痛苦,然后情绪又落回去了。
有两处瘙痒值得我一提。
1,本片批判的对象略显狭窄和模糊。我觉得影片本身是想对父权制开炮的,例如说“古杜留在这里就会变得和你爸爸一样”,又如女主的小忠犬的父亲和母亲离婚后说“谁都没有错”,又如女主的母亲表现出的妥协性和拿出“现实”“命数”为理由拒绝了女主提供的机会,又如父亲的名字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这些地方均点出了影片的批判矛头不局限在女主父亲这一个专断的男性个体,而是对准了一种自我繁衍,不断传承的机制。可是最后矛盾的激化显然是修辞化的,戏剧性的,看着突然变得强硬的母亲义正言辞的驳斥暴躁但无力的父亲,观众们压抑的愤怒一下子都释放出来,投射到这一个丑角一样的男人身上,正义得到了伸张,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这里的问题在于,女主的父亲无疑是父权制的化身,但阿米尔汗饰演的这个电影圈弄潮儿,又代表着什么呢?他出轨,强硬,专断,爱性骚扰,难道说他帮助了女主这件事就足以将这一切都浪漫化为成功男性的魅力气质?女主的父亲常年不在家,一天工作17小时,家里的生活水平仍不高,他的阶级地位显然低于这位娱乐明星,二人在剧中形象的一正一反,似乎令我们潜移默化地认同了贫穷即罪恶的观点,或是用人性的愚昧,个人品质的低下等等烟雾弹掩盖了阶级因素在父权制社会里的深刻作用。明星说他的歌被别人提要求然后变得不好听了,这里轻微地点了一下资本,但浅尝辄止,对最后领奖段落的完全浪漫化处理把这小小的批判冲得烟消云散了。
2,如梦如神的解决方案。片子之所以不能把阶级因素点透,可能与本片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关。在片子里,女性的主体性其实相当彰显,但任何主体性都必须找到合适的客观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女主的母亲相比女主,少了什么条件?是将全世界连在一起的网络,是现代的自由市场,是一个优秀的律师。所以,本片提出的解决方案,其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女主本质上是依靠着比父亲更高的一个阶级的赋权,来摆脱了家庭内的性别压迫。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但这个方案中能实现梦的只有女主这样有东西(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可以在市场上出卖的个体。
说到这,片子的童话色彩就暴露无遗了,布迪厄早就告诉我们,在足够分化的社会里,上流阶层和底层的境遇差异会被凝固在身体上,成为习性,大部分出身下层的人自然成长所能习得的文艺能力恐怕根本没有多少上升的机会,b站鬼畜区的高音哥,波澜哥以及最近的街舞少年,才是现实,片子中获奖女明星主动让出奖项所暗示的艺术对资本的反规训,完全是一个美好的梦,如果不是做梦的话,恐怕就只能是神迹吧。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拿得高但放得轻(最后突然把主题变成母爱更是让我有种子弹直奔红心结果打到九环的错愕感),我只能将其视为一种试探和过渡,希望阿米尔汗别在这停止不前。
P.S.如果要提修改意见的话,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我觉得最后可以就让那个女星领奖,简单带过领奖仪式,然后拍一点女主和妈妈如何面对新生活的内容。

评论
热度(2)
 
 
 
 
 
 
 
 
 
© 黑椰子壳 | Powered by LOFTER